第一次听到王愚的名字是在很多年前的rap吧qq群里,有人在讨论国内的beatmaker时,谈到了这个名字。
当时的我,只是单纯觉得有rapper起这样一个名字,想必非常的有意思,后来特地去听了他的豆瓣,发现他的beat确实采样丰富,也非常耐听。
当时的豆瓣上,王愚的歌并不多,在rap吧里除了像我这样的学生潜水党,藏龙卧虎的大神也非常多,所以我也只是对这个名字,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几年过去,我再一次听到王愚的名字时,他已经转战到了网易云上,歌词内容更加阴暗露骨且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这让我再度对王愚这个人,产生了好奇心。
采访到王愚的时候,正巧是前几天南京下雪,前一天晚上我正在重玩《巫师3》,游戏中对于人性的描绘,和王愚的音乐在某些角度上也不谋而合。
这让不禁想要了解,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能让王愚写出这样直指人心的歌词。
关于王愚的年纪,就算他的老粉丝也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早在2004年,王愚就已经接触到了欧美Hip-Hop音乐。
到了2008年左右,他逐渐萌生出了做一个说唱歌手的想法。在此之前,王愚对于歌词的创作,就已经开始了。
也是在2008年这一年,王愚专门学习了打鼓,对于说唱音乐的节奏,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慢慢接触到了制作相关的知识,决定要成为一个制作人兼rapper的角色。
王愚成长在贫穷的大凉山,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大学也考上了南昌的重本。在AFSC厂牌里,王愚是学霸,AThree是他们当地的高考状元,只有法老是个保安。
学霸王愚在学生时代,一直没有主动拥抱过说唱圈,在他看来自己多多少少对这个圈子有一些抗拒。
直到2012年,中国说唱中文网牵头做了一张《唤嚼201210》,其中包含了王骞、Ty.、蛋堡、南征北战等一大波优秀的rapper,其中也邀请了王愚,于是我们才听到了他在网络上流传最早的那一首歌《大导演》。
在大学的时候,王愚学的是材料工程,在毕业之后,他并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最早他也想做音乐,但在多方寻找之下,并没有录音室愿意给一个没有经验,不是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机会。
直到2014年,他才在朋友的引荐下,去一家专门给广告歌做编曲、混音的录音室上班,这一份工作王愚也没有做很久,就被录音室开除了。
结束了录音室工作之后,王愚去了一家互联网金融的公司上班,在这里王愚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体现,成为了公司的小领导,可惜好景不长,他也慢慢发现了当时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背后存在的风险。
作为一个南京人,我见过当年南京钱宝暴雷之后的惨状。如果你经历过当年P2P的事件,一定能知道处在漩涡中心的人是多么的丑恶和疯狂。
王愚在跳槽到一家正规且不错的公司之后,之前的那家公司就暴雷了,一瞬间王愚和他之前客户的钱,就全部套在了里面。之前那些和善的客户,一时之间全把矛头指向王愚,这让他非常痛苦。
这明明都是太过贪婪造成的后果,哪怕当时王愚提醒过他们其中的风险,他们也只关注自己究竟赚了多少钱。
在毕业之后的几年里,王愚的生活并不是很顺利,而互联网金融的工作,也让他认识到了人性背后的狰狞。
与此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少年时追寻的正义感、责任感,开始渐渐被这个社会所嗤之以鼻。人们往往更加追求所谓的高情商、社交能力,并把正义感这些东西,当作是你不成熟的表现。
这一切都让王愚感到厌倦,他开始考虑回归音乐,既然做其他工作不能让自己感到快乐,那么为什么干脆单纯的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呢?
刚刚回归说唱的王愚,在整个圈子里几乎没有任何名气,他忽然发现说唱圈貌似也是一个小社会,跟外面的世界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于是,他选择把所有的负能量,和对于社会、人性的看法,全部写在了《她》和《他》这前两张EP里。
2016年,王愚的EP《她》发布,作为他回归说唱音乐的第一张EP,这张专辑可以称得上一鸣惊人。
在专辑里,王愚用了很多新颖的作词手法,来描述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比如在《咕噜》这首歌里,他用《魔戒》里的咕噜这个角色,带入进自己的思考,分成史麦戈和咕噜两个分身,来表达自己在善和恶之间的争执。
再比如《凯恩斯》这首歌,王愚用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通过在金融行业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于金钱这个物质概念的思考。
在王愚看来,这张专辑虽然反响不错,但在他心里是不太成熟的。这主要体现在专辑所反馈出的价值观上,当时的他很多问题都没有思考明白,就急于表达。
比如《她》这首歌,王愚用很露骨的性描写,讲述了他对于音乐的看法,在当时他觉得这么写非常帅,但如今他在演唱会上唱这首歌的时候,都会跟粉丝说清楚,在性这件事情上,太过开放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到了2017年,王愚的《他》发布,相比第一张专辑,《他》这张专辑在概念和故事性上,登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他》里,王愚将10首歌,用3个Skit串联起来,讲述了一个歌曲中的“王愚”梦到自己被杀害,和另一个潘静娴对于Hip-Hop产生争执,将其杀害,并在最后戳穿自己虚伪表面的故事。
整张专辑故事完整,逻辑严密,仔细听完不亚于看了一部短篇侦探小说。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歌曲中“王愚”这个形象对于大环境的批判,以及被人揭穿后的恼羞成怒。
王愚本人告诉我,在这一段时间,他的心情一直处于一个低落的状态,所以在歌曲里,他会用这样的形式去Judge整个周围的环境。这张专辑可以看作是他对于周遭的记录,也可以说他在自我反思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
在写完《他》这张专辑之后,王愚在2018年发现自己有一些心理问题,时常感觉会喘不上气,后来他才通过自己的调整,慢慢地缓和了过来。
在那段时间,他受到J. Cole的那首《Change》的影响,发现自己在抱怨周遭一切的同时,唯独忘记了反思自己。既然你觉得周围的很多事情是不对的,为什么在你做事情的时候,还总是选择去迎合呢?
怀着这样的心情,王愚写下了《它》这张专辑,来作为整个三部曲的收尾。
在《它》里,王愚只有写了5首歌,每首都直指人心。王愚跟我解释,一直以来他做歌的速度都提不上来,因为所有的制作流程都需要他一个人来跟进。
在《它》这张专辑中,王愚把自己分裂出了很多的人格,每一种都代表他内心的一面,听起来非常压抑和阴森,隐隐中有一些实验音乐的感觉。
在王愚的网易云下面,经常有粉丝评论道:“救我王愚。”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等待王愚来救的粉丝,可以绕地球两圈。
这个梗本来是《咕噜》这首歌里的一句歌词,粉丝把它引出来,后来大家提到这四个字说多了,王愚也开始用这四个字来反思自己,配不配。
其实本并不存在他救粉丝这个说法,他觉得人与人就是应该互相帮助爱护,他个人的发展以及幸福同样来自于所有人粉丝朋友家人的帮助宽容和支持。
在去年,王愚写了一张新专辑《王某》,在这张专辑里,少了很多阴暗的色彩,多了一丝光明。
在这张专辑里,真正救到我的是《白日梦想家》这首歌,从鼓点上来看,这是一首trap,而在歌词上,王愚避免了传统trap那种很炸、很洗脑的制作方式,反而用了一段很燃,很正能量的旋律唱出了这首歌。
王愚说这首歌的创意,来源于一个黄昏的傍晚,淡淡的夕阳从窗外欢快地照射进来。王愚顿时生出了做一个beat的灵感,没过多久,这首歌的伴奏就成型了。
在《白日梦想家》里,他想要表现的,就是一个温暖惬意的氛围,他将梦想这个高大的主题,具象化,也来自于他内心中对于美好的想象。
早在2017年,王愚就收到过《中国有嘻哈》的邀请,不过一方面他不确定自己能在节目里表现出什么,对于节目的表现形式也不确定,所以就没有参赛。
另一方面,当时的王愚并没有什么现场演出的经验,他对于自己的现场并没有什么自信。
去年我在南京看了一场王愚和红花会的拼盘演出,当时现场王愚的粉丝并不算多,不过也很有特点,他们几乎都会唱王愚的歌,并且有一种不一样的默契。
这得益于王愚本人十分愿意在歌曲的Hook部分加入旋律,就算不是自己唱,他也会邀请到优秀的女歌手来帮忙唱Hook。他觉得音乐性在歌曲里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比较利于传播。
有关音乐,王愚更深的思考则是对于大环境而言的,他坦言目前的Hip-Hop氛围,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需要一个很大的改变。
拿欧美最流行的trap和new wave来说吧,Travis Scott在2012年的表演风格就已经十分成熟了,如今的rapper只是在这种风格上,把制作和编曲做得更强一些。
而内容上更是如此,Hip-Hop不应该仅仅局限在钱、女人、跑车之上,虽然他明白这些东西,是炫耀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东西,来证明自己的成功,也未免有些肤浅。
而中文Hip-Hop更是如此,我们的整体工业体系远远不如美国,和韩国也差距甚远。所以在面对Hip-Hop在未来纪念可能发生的变化之时,我们很容易措手不及。
在过去的几年里,王愚常常被生活的各种“恨意”所裹挟,在音乐上呈现的内容往往也是向下的趋势。
而目前驱动他如何做音乐的信念或者说信仰,更多的是“爱人如己”,爱别人,爱自己这个概念。他会觉得只有那样子去做,他自己才能过的好,过的peace。
在2017年到2018年,他一直没能有这样一个思考,所以在2019年他的《王某》中,更加强调了“宽容”这个概念,希望大家能够在批判现象的时候,更多地关注自身。
在接下来的2020年,王愚的作品中则更多的会强调“相信”这个词,他希望能通过他的制作给大家带来更多样的音乐画面和音乐色彩。更多的希望未来大家可以在他的音乐里和演出里,有感官上的享受和休息。
撰稿&排版 / 南京鸽子王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押韵诗人):他是说唱圈每年救人最多的rapper,其中99%都是他的粉丝
本文标题:王愚 他是说唱圈每年救人最多的rapper 其中99%都是他的粉丝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ipHop中国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