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它诞生于国外,但已在中国落地生根,从业者、爱好者不计其数。然而,街舞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深含艰辛与迷茫。日前,舞蹈专家齐聚一堂,探讨街舞的未来发展
炎炎八月,位于河南郑州的河南省体育馆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决赛正在进行。与其他舞蹈赛事安静欣赏的气氛不同,街舞大赛现场气氛火爆,观众不仅随着音乐左右摇摆,还频频为台上选手鼓掌、叫好。
近年来,国内街舞发展兴旺,全国性的街舞比赛更是激励了众多中小型街舞机构的诞生。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成立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以来,全国各地入会的正规团体近50个,提出申请、尚待入会的团体达百个以上。
可是,街舞的生存与发展仍存在问题:其自带的美国街头文化的基因、疏于向国内大众传播等因素,已经逐渐成为街舞继续发展的障碍,无论观念、动机、做法,都需要街舞从业者站在新的高度审视自身,而这也正是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于8月19日在郑州举办年会的目的所在。
中国舞协副主席、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名誉主任冯双白,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主任罗斌,中国舞协副主席王小燕等舞蹈界大腕纷纷来到郑州。中国街舞界五湖四海的“大佬”也都来了——湖南嘻哈帮的陈立、北京5+5的高博、上海龙舞蹈的汪翰、武汉特别团体的喻斌、台中市嘻哈舞蹈协会的沈建平……他们一起审视街舞的现状,思考街舞的未来。
爱好与事业的差距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街舞从业者生活相对稳定,不管是开办街舞培训,还是参加演出、比赛,几乎可以自给自足。但是把街舞做成一项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最早接触街舞是看美国电影《霹雳舞》,一下就被迷住了。后来我又看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机械舞,更是喜欢。我1988年8岁开始跳街舞,从马路边、酒吧间跳进现在的专业场馆。”上海龙舞蹈的创始人汪翰回忆着自己的从舞之路。虽然,如今的习舞环境比原来好得多,可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却充满焦虑,“儿时跳街舞的动力是纯真的梦想,可如今我们都不年轻了,有了家庭、孩子,跳街舞不能仅仅是梦想了,必须变成可靠的事业,可街舞事业的未来在哪里?”
从自娱自乐,到以此为生;从个人出国学习,到组团国内发展……可以说,汪翰的从舞历程是中国最早一批街舞爱好者的缩影,他们有他们的困惑、迷茫。
“去年,我邀请一位法国知名街舞演员来国内上课,他拿到课时费后高兴极了,说:‘终于能为我的女儿换部新手机了。’”武汉特别团体的喻斌坦言,街舞在国外的发展也并不太好,中国反而有独特、成功之处。他认为,要想把儿时的街舞梦想变为事业,必须抓住眼下开放的文化环境,和中国本土文化紧密结合,做出中国特色。
发展街舞,需要文化支撑
如今,国内学街舞的人越来越多。据记者了解,仅郑州市就有超过30万人接受过正规街舞培训。而且,学舞人群年龄越来越小,在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上就出现了不少稚气未脱但舞技超群的孩子。
庞大的街舞爱好者背后,自然有庞大的教师队伍,可这支队伍存在一定问题。郑州嘻哈帮的吕龙说:“许多街舞教师对街舞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一无所知。如此,他们怎么去化解人们对于街舞的众多误解?如何回答孩子关于街舞技术以外的追问?”所以,不少孩子学街舞学到一半就被家长叫停,因为在家长眼里,街舞只是孩子们耍酷的游戏,与文化艺术毫不搭边。
“和任何一种艺术样式一样,街舞拼的是文化。技术只是最初级的阶段,街舞从业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赢得更多人的瞩目、理解和尊重。”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夏锐说。
街舞人找到了“组织”
偌大的会议室,满满一屋帅气的街舞人,个个屏气凝神,如小学生般边听边记,关注着每个人的发言。因为,他们渴望找到“组织”,结束“单打独斗”的状态。“现在,我们总算有人管了。”中国第一个世界街舞冠军、广州Speed Dance Group街舞推广机构创始人周任勋道出了街舞群体的心声,也道出了对中国舞协的信任。
“中国舞协有义务为热爱街舞的人创造联合平台,这既是对这一舞种的认可,也是对街舞健康发展的有力引导。”冯双白说。
年会上,中国舞协公布了《全国街舞考级计划》,建立全国性的资格认证体系,宣布了第一套全国街舞考级教材,规范了街舞6个舞种的教学,并拟在大学开设正规的街舞教育课程。这让街舞人感到自己的梦想正一点点照进现实。
“街舞文化是青少年创造的一种流行文化,其舞蹈本身传递出青少年对生活意义的探寻,展现出他们的丰富个性和独立自主精神。”罗斌表示,中国舞协会在文化、理念和技术上指导街舞的发展,让这种源于生活的舞蹈被更多人认识、接受。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报新闻:街舞文化未来发展探讨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ipHop中国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