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嘻哈》抹杀了中国HIPHOP?

作者:HipHop中国 目录:资讯  时间:2021-07-07 

文章作者:FayGor  来源:Chiumook 

images

认为这个观点的人,主要分两类人。

人群一:害怕商业抹杀了HIPHOP本质的内涵。

真正热爱小众地下音乐的粉丝,都很畏惧“商业”这个词,一旦所有纯粹的东西跟商业沾上关系就会被侵蚀。

对于HIPHOP歌曲来说,具体表现在歌曲里常常出现“GANGSTA”、“GANG”、“CLAN”、“THUG”等等的字眼,就是“匪帮”“流氓”“混混”的意思,这些是属于国内市场不可接受的范畴,当然这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还有一些类似于所谓“不好的内容”自己去了解,小编就不一一列举。就这方面而言,了解“匪帮”与HIPHOP音乐之间微妙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必修课之一。

images

“GANGSTA(匪帮)”是美国黑人文化的一部分。HIPHOP起源20世纪70年代,那个年代的黑人在美国还是受尽“种族歧视”过着穷苦的生活,在被漠视的环境中自组帮派,每天演着与警察对抗的生活,从非法活动中获取金钱、美色、名利,所以大家会在HIPHOP歌曲中听到很多关于毒品、女人、钱、犯罪之类的内容。“GANGSTA”一般是指能犯下重大罪恶,冷血残酷讲义气的黑社会大哥级的人物,并不指那些虾兵蟹将小喽啰。同时百度百科是如此解释HIPHOP音乐的。

images

重点是HIPHOP是街头的文化,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希望我自己没有误解它的意思,我们要了解它的过去,也要活在当下,现代的HIPHOP生活跟GANGSTA应该没有太多的关系,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因为美国的社会生活状态和我朝的生活状态不一样,尤其是现阶段。

“如果真的一味追求真实性,也许2Pac、Biggie们拿命都换不到这个认可,这个位置可能更适合John Gotti这种既是黑道风云人物、又热爱抛头露面的Dapper Don。 Jay-Z早年贩毒起家,50 Cent的黑街恩怨惹来杀身之祸,许多说唱厂牌、艺人和黑道人物牵扯不清,这些都是真的,他们作品中也绝对有基于真实的成分,但程度必然有限,点到即止,更多的是虚构成分。”------选自《HIPHOP文化 - 关于Gangsta Rap:认真你就输了》(作者:邪恶的少年EB)

用相对论的模式来论证的话,90年代“蛊惑仔”盛行的香港是GANGSTA味道最浓的中国城市,但换成今日,在十多年前我朝已将黑帮扫平的情况底下,我们的生活状态已经很难理解这种生活方式的思维根源。

images

然后回到国内HIPHOP的真实地下状态,在VICE川渝陷阱(下)中,当粉丝问到GAI《超社会》里的歌词是否真实,他是这样回答的。

images

图片内容整合取自《川渝陷阱(上)》——VICE

对于海尔兄弟,别人误会他们玩TRAP(RAP歌曲中的风格一种),有没在传播一些不好的文化,他也是如此解释的。

images

图片内容整合取自《川渝陷阱(上)》——VICE

废了那么多篇章去科普这些,还是有必要的,主要是给不了解的人来看,那说那么多主要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小编的想法,HIPHOP的来源是可以当作是一本历史书,热爱hiphop的人必须要去了解,它的存在也未必要一成不变,hiphop需要不断的发展,不要偏执于一定要彻头彻尾灌输这种思想,就像GAI说的,音乐就是音乐,好听就够了,没必要把他们带入另外的一个境界。商业最多只会不让这种精神蔓延而已,并没有抹杀它的存在,就连地下的RAPPER也是会以音乐性为主,表达自己当下的生活才有意义,虚构的东西都是在装。

REAL HIPHOP真的不能与商业共存吗?

小编觉得并不然,市面上我们依然能看到一些有市场价值而且并不失HIPHOP精神的好歌曲。谢帝凭借一首《明天不上班》登上《中国好歌曲》被大家熟知和传唱,签了张靓颖的经纪公司「少城时代」,虽然签了主流的流行音乐公司也并没有脱离说唱会馆,现在名利双收,他的作品依然充满态度,也有脏口,diss社会的不公。真正会改变HIPHOP内涵的,不是商业,而是被金钱和名利冲昏头脑的RAPPER。再退一步来说,一千多名rapper最终能签公司和被包装的估计也只是几个而已,其余绝大部分也还是回到地下,节目结束后,“地下”依然是会挤着那么多人,反倒是希望每一个RAPPER在每一个阶段都保持不忘初心。

images

HIPHOP上到荧幕,要正确引导人们认识HIPHOP,是媒体的责任。小编最看不惯,媒体自身专业素养不强,为了吸引话题,乱用专业名词,很多电视节目为了找噱头,就起一个《摇滚之夜》类似的主题,唱了一晚的口水歌,真的很想说,不是吉他调成失真,乐器音量整体提高就叫摇滚,这是很严重的误导大众。回头说这方面,《嘻哈》起码普及了RAP里一些很专业的名词,最基础的目前来看吧,起码也普及了“freestyle”“flow”“beat”还有更多关于HIPHOP内容的专业名词让更多人开始去了解这种音乐,去辨别这些音乐的好坏。

那也引起了另外一个问题,REAL RAPPER们愿意被商业化吗?

节目播出了之后,很多REAL 粉已经在RAPPER们还没开始红的时候已经开始质疑他们,表达他们失望的情绪,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啊。至于这个命题,是没有准确的答案的,小编不可能去查访咨询所有的RAPPER,即使问了也未必有真实的答案,大家应该都懂的。

images

崇拜“金钱”和“名利”也是HOPHIP文化里必不可少的一种,如果仅从音乐的路上达到这一点,商业就变成必不可少的工具,起码对于增长名气来说,是大有用处的,起码据我一直的观察,TT和GAI爷两个的微博粉丝是乘几倍的增长了,热度也在不断扩张,透过与圈内的一些参与了节目也好,没有机会进入海选也好的RAPPER中进行交流了解,很多有在节目冒泡的RAPPER,最近都多了很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多了很多久未联系的“朋友们”不断的问候;所以我相信很多RAPPER他们不拒绝商业,但是他们的态度可以用《让子弹飞》里一句台词来总结“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respect no more!

江湖“GAI”在2015年VICE的采访中问到他《白日梦想家》改变成普通话(一直GAI的作品都是地方方言),是不是准备转型,他是这么说的:“这首歌一直没发,后来遇到了介绍我做 YY 的那个人,我觉得他说的很对——必须要浮出来。说实话,能做商业,谁他妈愿意做地下。我有了钱之后什么态度我都会有,但是我还是会坚持自己愿意做的事。”—— 节选《能做商业,谁TM愿意做地下:和重庆歌手GAI一起“超社会”》(VICE)

小众音乐在中国的土壤都非常难生存,就是因为一个字“穷”,不愿透漏姓名的中国化石级知名国粹后摇乐队的BASS手是我们这边的当地人,他除了日常去跑演出之外更多的是兼顾自己在当地开的小酒吧,当我好奇问及他:“你都这么出名了,大小音乐节都跑,国外几十万人的音乐节也参与,为什么不专心搞音乐,还要搞酒吧。”他的回答是:“那我早就饿死了。”。

images

GAI爷(又双叒叕把他搬出来了,毕竟现在GAI爷的身份也有足够能力代表地下HIPHOP)在环球网对他的采访中问提及关于在夜店工作的看法,他是这么回答的:“虽然我自己十分不喜欢在夜店里面的所有事情,也庆幸自己能遇到说唱,我会唱很多歌,因为那是夜店工作的需要,唱歌给客人助兴,在说唱不能养活我自己的时候我就要想办法去养活说唱。”—— 选自《Gai参加中国有嘻哈 扛起重庆HipHop大旗》(环球网)

提交了这么多资料信息给大家参考,然后回到论点,其实中国不缺乏懂欣赏音乐的人,小众音乐的听众其实数量也并不小众了,但并没有改善小众音乐人的生活状况,他们依然绝大部分都要靠自己的工作去养活这个爱好。导致这种状况,这是我要引出的第二个群体,他们才是杀死嘻哈音乐甚至是小众音乐的“凶手”。

人群二:“你变大众了,那我不听你的歌了。”

这种人对于抹杀小众音乐的“罪行”有二条

第一:不愿分享,独占的精神。

说到这估计已经踩到很多人的尾巴了,新生代年轻人为了追求极致的独特性,在品味上一直强调着“我跟你不一样,我听的,我穿的,我用的都是高逼格的,你们都很LOW”,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就不会分享和推荐给更多人去了解他们觉得好的东西。他们非常享受这种小众高逼格带来的优越感。这其实对阻碍小众音乐发展起到致命的效果,因为小众音乐本来就“穷”,就举步维艰,没办法在资金上投入去做推广,也只能靠优秀作品和一些巡演一点点地累计粉丝。刚出道的乐队或者RAPPER的巡演,由经纪公司出资或者与经济公司合资,为了尽可能赚多一点钱,靠巡演点的量去尽可能弥补损失(极有可能是入不敷出的一项投资),甚至很多三四线城市根本就没有LIVEHOUSE,就去一些小清吧卖唱。做LIVEHOUSE专场的话,名气不高的艺人一场好运的话可能有20-30来个听众,经纪公司还会根据出资跟艺人利益分成。想必每个你们喜欢的乐队或者RAPPER都有这一段经历。就是因为你们不愿分享,让他们的东西锁死在仅有的“小众”之中。不容小觑分享的力量,觉得自己一个人能力有限,就不去做这件事,是很愚蠢的行为。世界三大宗教信仰的人如此庞大,他们从来没做过任何媒体的宣传,他们就是靠分享他们觉得好的东西,让更多人认同,日积月累形成了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当REPPER开始走上荧幕了,更多人知道他们了,就去跑去他们的微博破口大骂他们变质了,尽翻一些丑闻来说,这样让一些不明真相的有可能成为他的粉丝的群众产生了质疑。除了“幼稚”我找不到其他形容词去形容他们。

images

图片内容整合选取《谁杀死了音乐节》——《情趣中国》

第二:不愿意付出。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像我们父辈这一代,如果懂得欣赏音乐的,他们仍然会去搜寻一些正版高清晰度的唱片去购买,原汁原味地品尝音乐,往往是我们新生代这群最有版权意识的年轻人,宁愿在设备上花钱也不会为内容上去花钱,在网上可以免费听到所有歌曲是理所当然的。对于大众音乐艺人,他们可以根本就不靠音乐赚钱,影视综艺什么都比音乐来钱快。但对于专职地下音乐人(没有副业),他们的收入除了音乐领域就没其他了。大家抚心自问,在自己喜欢的音乐上花了多少钱,去看巡演的你们进去蹦迪完有买过他们的CD或者附属品吗?如果觉得买CD并没有太大实际的用处,现在播CD的机器都很少了,反正在网上可以听,那在你们有充值过会员在网易云和虾米音乐吗?那为什么要充值阿,反正都免费听。当初推广小众音乐最专业最支持版权提出收费会员制的的虾米音乐网,就是没有收入,没钱维护版权导致下架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才导致现在网易云火起来,但如果还是保持这个劣根,网易云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images

图片内容整合选取《香港地(下)》——VICE

还有一种更为扭曲极端的思想“纯粹的东西就应该一直守护神圣,每个艺术家使命就是坚守和捍卫纯粹赋予他们的意义,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就连坚守共产主义为我们日夜奋战守护家园的战士们,都会领着他们该领的工资,请问你们这群键盘侠为他们付出了什么?其实这种心理我个人分析是觉得,自己不愿分享,也没有义务用钱去养他,它死了(不出新作品了)就用“伟大”一词来去歌颂它来掩盖自己没有付出过的内疚,反正也会有新的艺人来代替它。

在凤凰卫视《非常道》采访大张伟关于当年他还在花儿乐队时的一些感想,他是这样说的。

images

图片内容整合选取《大张伟:躲避深刻》——凤凰网《非常道》

《情趣中国》里,对于这方面的见解,也是如此描述。

images

图片内容整合选取《谁杀死了音乐节》——《情趣中国》

在这里粗略科普一下关于大众RAPPER们做音乐的一些基本成本,因为大部分Rapper目前尚未具备自己做 beat 的能力,所以除了下载之外,基本都是购买的形式,一首歌下来,买beat,录音,后期制作,不包括MV制作,所需成本大概是3000元左右起(更多就不说了),当然还可以更便宜,但我们这里提及的是制作起码合格的作品的成本。

如果仅是以音频歌曲传播,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一定要结合视觉的冲击,那就需要MV。

制作MV的成本,以目前市场的价格来看,基本已经都是达到以万去计算,并且属于起步,可以更高,这个我们还是有说话权的。因为本平台自主街头品牌SUPEREGO有培养当地说唱组合,并拍摄MV,不能说是特别优质的产品,为了达到合格水平本平台已经倾囊而出。并且这个已经是三线城市所需付出的成本,一、二线城市则更为高昂。

例如国内更多地下厂牌在这方面的发展是实施一种新的交换模式,比如某厂牌有一个不错的说唱歌手,流量热度不错,于是和一些商业合作,寻求赞助,这样说大家可能尚未能十分清晰,我举个真实例子吧。华南地区有个知名厂牌,其创始人的音乐制作实力相当了得,也深得圈内敬佩,近期厂牌推广一个年轻的RAPPER,实力也不错,重点是热度也不错,于是便以这些热度为卖点,与独立商业品牌合作,让其赞助,收到赞助费用5万元,这5万就完全投入到MV制作上了,然后就在MV里面植入合作商家的广告,所以能否清晰了解,那5万元是等于交换回来的,但只是制作了一个MV,还不包括推广费用。这还是一首歌的费用,那一张专辑呢?所以说出歌非常不容易,能买一张CD,是对他们莫大的支持,与其说花钱去买的不是音乐的本身,而且你对音乐的尊重。

images

结语:

其实HIPHOP文化毕竟来源于街头,什么是街头?街头肯定来源于城市,按照目前国内生活成本,一个正常的年轻人生活费用是1500 – 3000元起属于保障正常生活水平,然而可笑的是他们如果说依靠音乐来赚钱的话,来源可能就是上段文字提及的入不敷出的巡演门票分成;所以被迫大部分RAPPER都走上“赚钱养梦”的路上,我觉得GAI爷在夜场为助兴喊麦的场景一点都不LOW,更多的是RESPECT。幸好《嘻哈》上让很多露过面的RAPPER在各种程度上脱离了这种生活。

如果真心喜欢这东西,希望他好好发展,并有更多好的作品呈现,希望你们用实际行动去为他们做点东西,有钱出钱,没钱就分享给更多人喜欢,让有钱的人去支持他们!所以和商业接轨了,起码不会是一件什么坏事 。

本文地址:https://www.hiphopzg.com/xiha/2311.html
本文标题:《中国有嘻哈》抹杀了中国HIPHOP?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HipHop中国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